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及其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我想就此谈几点认识。
1、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这里所讲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包含前人创造的财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含人文环境)。
如何对待资源与环境,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发展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创造财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走过了,并且现在很多地方还在继续走着忽视资源和环境、一味追逐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惨痛的路。很明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人类社会将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最终殃及人类自身。因此,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珍惜资源、关爱环境,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量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个永续的过程,现在的发展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相反;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是个涉及整个地区、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大系统,个体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整体的发展,否则将受到整体的制约。
2、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和抗拒的方向。
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客观依据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利益得到保证。这不只是当代社会,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取决于能否持续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与社会利益。资源与环境既是社会需求的基础,又是社会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必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影响企业的行为目标:企业不仅要创造财富,还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为股东负责,还要为社会、为员工、为环境负责。
影响企业的行为方式、经营模式:企业从单纯关注同行企业,战胜竞争对手,转向同时关注社会、环境,保证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从单纯的以资为本,转向更重视以人为本;从单纯的竞争求生存,转向在竞争中寻求多方合作共赢谋发展。
影响对企业的评价:从单纯评价企业的销售额、利润、资产等效益状况,转向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的全面评价。
3、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代企业的历史责任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所在地、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基础。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民族精神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
企业运营是涉及、牵动并影响着自然、社会方方面面的社会工程,它影响着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既有正面影响,也会有负面影响
从企业的生存依据与企业的社会功能看,企业有着不可推却的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反之,其发展将受到社会的限制与惩治,失去持续生存发展的空间
从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当今企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把全面服务社会作为目标与行为准则,企业将能把握并获得持续生存发展的机遇与广阔空间。
4、走新型企业发展道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强势企业
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企业应该是与社会,与环境高度相容,共进发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面服务社会的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强不强,很重要的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拥有庞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同样一个国家未来强势也要看是否培育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强势企业。因此,打造庞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强势企业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的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
首先,要建立适应未来国际竞争要求的现代国家工业管理体制,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强势企业提供体制环境保证(如建立“国家立法、市场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有效治理、社会全面监督”的完整的现代石油工业管理体系)。
其次,要实行企业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思维与管理方式,建立新型企业治理结构,采用现代管理方式,运用创新管理技术成果,确保企业消耗最小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同时要确保社会安全、健康、环境及与企业相关者的不断增长的利益。
第三,要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推进科技进步,确保企业始终站在科技前沿,确保企业与社会同步健康、快速地持续发展,使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石油工业发展道路的伟大工程获得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将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石油工业发展道路的伟大工程变为企业全体员工的一致认识、统一意志和共同的行为取向,成为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形成世代相传的精神力量与文化力量;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培育发掘并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杜绝人力资源的浪费。
|